查看完整版本: 司馬遷為什麼可以將《史記》很多寫得很詳細,好像身臨其境?
頁: [1]

EptMlbc_Killer 發表於 2022-1-12 02:20 AM

司馬遷為什麼可以將《史記》很多寫得很詳細,好像身臨其境?

本帖最後由 EptMlbc_Killer 於 2022-1-12 02:20 AM 編輯

  請問司馬遷在《史記》寫荊軻刺秦王,李斯趙高密謀改詔書,秦始皇陵的結構,鴻門宴,甚至是項羽烏江自刎等史事,為什麼都可以寫這麼詳細,好像身臨其境?<div></div>

ha5821ha 發表於 2022-1-13 07:36 PM

其實有些情節是不可信的

但整體還是開創了新的典範意義

kmnhuij 發表於 2022-1-13 11:26 PM

司馬遷在史記裡創作的地方可多了勒。苦主多被後世認定的暴君昏君。ex:商紂、周幽、漢武之流。

31kin 發表於 2022-1-14 09:53 AM

細節創作補完當然是有,但起碼是合理的創作,才會得後世推崇吧。
而情節大方向上都可以有方法的到客觀的資料的,我聽過有些歷史研究說,例如:

訪問各派系的後人
到訪墓園,抄墓誌銘
訪問史官,史學家的後人
收集各地傳聞

當然這些都是支持正史權威的說法,我就不敢想像司馬家族及其團隊可以做得幾多。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2-1-17 11:02 A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1-17 11:11 AM 編輯

我們對史書這個詞應該有個理解,就是除了各個時代、國家應當都有史官或歷史學者去試圖保存當時流傳(對以前)的歷史事件認知或記錄當時正在發生的其他事件;另外一定也有相關的文書官,對朝廷上的大事、奏章、書信等進行保存或記錄。而之後試圖往前回溯撰寫史書的人,就是藉由蒐集這些前人的歷史資料(前人的歷史書籍、流傳的歷史故事、相關的文書紀錄),進行考核過再行判斷真實性記入自己的這部史書。而史書的優良與否,就在於撰寫者的資料蒐集是否廣泛、所採集的資料來源是否穩靠、還有撰寫者的考核是否確實,如《晉書》評價之所以較低,即是因為作者將神怪記的資料也當作歷史資料記入、且很多事件未做考核就收入傳記。

回歸司馬遷與《史記》,除了《史記》本身題材、撰寫功力的開創價值外,在史料上其實司馬遷應當也是以前述方式去蒐羅應當被記入的材料,司馬遷與其父都是朝廷史官,所能蒐集到的前朝史料與當代其他資料想必也非當代其他人能比,司馬遷本人也"嘗西至崆峒,北至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到處遊歷去增廣見聞、蒐羅更多歷史故事,所以本文中也不少"吾聞"開頭的歷史事蹟,表達此事是司馬遷蒐羅聽聞來的歷史見聞。而透過互見法的互相驗證,我們或許也能得知這些事件是司馬遷是有確實做過考核的。

所以對照前述理由回答您的問題,個人猜想司馬遷會如此記錄事情的可能原因:

[*]在之前的歷史書籍記錄就是這樣鉅細靡遺的講解過程(其實如《論語》、《春秋》、《戰國策》等都有類似風格),司馬遷考核後認為並沒有不確實,因此就照著紀錄。呂思勉先生就曾考據認為,司馬遷所記錄的很多內容可能都是直接抄竄古書而來。
[*]當時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即是如此傳言(如堯舜故事、趙高可能如何竄權的詳細內容、鴻門宴的過程等等),而司馬遷對照其他資料(其他紀錄、詔書等)認為沒有太大問題,因此亦照實紀錄。
[*]司馬遷自己行文風格(如愛強調人物性格、善用側面描寫襯托手法敘述)或考核風格(如可能對一些事情上加有個人情感而選擇相信)上、或者甚至是當時風氣下習慣如此記錄事情(如可能還是有部分故事具神話色彩),因而司馬遷選擇如此記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p6g4m4 發表於 2022-1-21 08:37 PM

聽過一些老師的說法,正史不一定可信,野史不一定不準,但是耆老 古碑 文書記載在年代沒那麼久遠,考據上比較容易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