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各位對於曹操這個人的看法?
頁: [1] 2 3

afcs307 發表於 2022-2-26 11:17 PM

各位對於曹操這個人的看法?

本帖最後由 afcs307 於 2022-2-26 11:17 PM 編輯

曹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地擁有離皇位最近的實權,卻終沒篡位的權臣,

而從曹操對漢獻帝的作法及態度,有諸多對皇帝不應該有"不臣"作法,

在古代那種君臣尊卑很嚴格的時代,這種做法當然被很多正統"漢臣" 所不齒,

只是曹操很多自己忠實的部下,才導致後來因為支持魏王的人益發增長,導致後來魏文帝篡漢成功,

如果是各位,對於這種作法是否能接受?

同樣在古代,都是權臣,跟曹操年代相近的有同期蜀漢的孔明,遠一點的有唐朝的郭子儀,

都可算是君弱臣強,擁有看篡權的能力和資本,但他們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君子,

更沒有像曹操那種明顯對皇帝不尊的舉動,很符合古代恪守臣子不逾越君權的概念,

但也有人認為,君王本身應該要是由"有能者" 居之,比如說現代,

前總統馬英九、現任總統蔡英文,雖然現在概念上是人民才是主人,

但我們先姑且先是他們的地位如同古代的皇帝,

畢竟在怎麼樣,也算是國家領導者,最接近古代,有國家資源的君王,

按以前君尊臣卑的概念,我們是要非常崇拜尊敬我們所謂的"領導者",

當然我相信,領導者一定都希望能有像郭子儀一樣的部下,功高蓋世,為國家鞠躬盡瘁,重點是,又不震主,

不像曹操,功高,就把天子當掌上玩物,無視當時的君臣之道,或像韓信,功高有能力又有野心,

各位的看法呢? 可以一起來討論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蝶飛龍 發表於 2022-2-27 10:25 AM

曹操對漢室從沒忠誠之心.
單看他如何迫死獻帝的皇后皇妃皇子便知.
要說尊君的權臣, 最少也要像趙盾, 霍光一樣, 維持對皇室起碼的尊重.

31kin 發表於 2022-2-27 11:33 AM

我覺得曹操最大的歷史貢獻是打勝了官渡之戰,瓦解袁紹勢力。曹操有能力平定了6州,總算穩定局勢。

如果由袁紹當權,我想局勢穩定不了。不竟袁紹當何進副手時已經搞出大亂來。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2-3-3 10:16 A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3-3 05:07 PM 編輯

先容在下對幾點做闡述:
在古代那種君臣尊卑很嚴格的時代,這種做法當然被很多正統"漢臣" 所不齒以漢本位思考的話,曹操最可能被詬病的問題是其權力基礎很大程度來自於漢帝、打得也是漢帝的招牌,而偏偏又是曹操自己將漢朝威望再一次逐步瓦解。而對後世而言,這讓曹操在對比直接推翻政權自行塑造權威的其他政權下,在這方面亦顯得相對投機(所以有類似石勒所言的"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且就算不是"漢臣",其實在當時社會氛圍下,曹操所為仍能給予他們很多批評機會(如周瑜所說曹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另外曹操猜忌的性格、對士族的高壓、對人民過度勞役等等,也讓其對手(就算不是所謂正統漢臣)以及後人多出很多對曹操加以比較、反對的理由。

只是曹操很多自己忠實的部下,才導致後來因為支持魏王的人益發增長,導致後來魏文帝篡漢成功曹操有諸曹夏侯的家族支撐與兵權,以及穎川士族的支持,確實是其成功的要件之一。但讓"支持魏王的人益發增長",主要並不單純是因為曹操的"忠實部下",而是來自曹操的高壓統治,以及對親漢士族一次又一次的打壓,一來曹操轉而蒐羅到不再以漢朝為主體的士族支持(可與曹操的求才三令對照)、二來讓親漢士族轉而效忠魏廷、三來箝制了部分的輿論方向(如盧洪、趙達事)。孫權就評論過,如陳群這一類的原漢朝士族,是被曹操壓著頭逼著效忠的。

更詳細的史料在下就不附上,曹操架空漢朝的進程與相關討論,在下於拙作《曹操與漢室》和《談唯才是用》皆有論述,如有興趣可供參考。

========

至於"有能者居之"的想法,在現代人看來或許沒問題,畢竟我們不需要再為古代君權背書,也不需要因此影響我們喜歡或討厭一個人物。在下在《曹操與漢室》一文結尾也提過,就曹操算有野心、沒有一直忠於漢室,也不需要因此討厭他(只是亦沒必要如一些文章先將曹操貼上漢朝忠臣才能喜歡他)。
就算我們講現代,真的是有能者居之嗎?我們的領導人終究還是需要政黨體制的推動、有國家法源的支持等等,我們在選舉時,其實也鮮少真的就是因為某人"比較有能力"才去選他(看媒體在檯面上的攻防與討論即知)。當然這部分與歷史較無干係,在下也無意多述,就點到為止。

說回曹操與您的討論主題,個人認為在評論歷史與探討事件時,還是應該盡量避免以今論古,亦即用現代的價值觀去套用過去的行為。當然"有能"還是重要的,建立事業、站穩腳跟、穩定局勢等等都需要個人能力,但如若談到推翻、建立王朝,"有能"在當時並不足以樹立權威、建立正統性,尤其在東漢末年,士族社會、經學/讖緯學盛行、甚至五德終始說都會影響輿論,這種窠臼更不易打破。
因此個人認為"有能者居之"並不能完全作為評論對錯的衡量點(更嚴格說,在這件事情上談"對錯"其實對在下來說就已經有點失焦了)。曹操要處在當時的政治情勢、手握那樣的政治資源,選擇扶漢或竄漢都是其個人選擇,也必須承擔其帶來的評價;至於合適與否,端看我們以何種角度(漢朝當局、當時輿論、曹操本人等等)切入了。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4 11:41 PM

以當時的背景來看,跟隨曹操確實是一個好老闆
平定北方在中原地區至少這段期間百姓遠離戰火
挾天子令諸侯有人覺得很無恥
但以當時個狀況天子在曹操掌政期間除了當魁儡外
至少在曹操去世前都還是以漢臣身分
即使曹丕竄漢,漢獻帝被封山陽公也還是過著看似悠閒的日子過世時曹叡仍以厚葬
不像明朝建立前的小明王一樣最後可能還被處理掉

曹操也是少數綜合能力都算頂尖的領導人
軍事打仗,唯才適用,能歌擅賦,擺在將領也算是文武雙全的帥才
治亂世用重典,但又不能過於殘暴
曹操雖有屠城記錄,但為什麼人心不會跑掉
袁紹四世三公背景,擁有大量資源
最後卻敗給了曹操,一個統治者不只本身能力要夠強
還能找到合適的人在合適的職位發展
內部集團布衣與貴族、地方派系的整合
如果今天曹操是無能之輩
也不會成為東漢末年最強大的勢力

但我最敬佩的還是曹操在人妻開發上的事蹟XD




補充內容 (2022-3-5 12:21 AM):
我的意思是說即使劉備帶著船艦也不太可能直接順流而下打下武昌 盧江 直逼建業,水戰將領跟士兵大部分都跟著關羽留在荊州,實力上很難直接輾壓

補充內容 (2022-3-5 12:22 AM):
抱歉回錯篇XD...<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angoxtc 發表於 2022-3-5 12:28 AM

本帖最後由 tangoxtc 於 2022-3-5 12:37 AM 編輯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4 11:41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當時的背景來看,跟隨曹操確實是一個好老闆
平定北方在中原地區至少這段期間百姓遠離戰火
挾天子令諸侯有 ...
曹操對百姓的態度是三國中最差的
因此曹魏境內百姓起義的次數是最多的
原因是強制遷徙與強迫屯田等政策
鬧到百姓多次造反後被鎮壓屠殺
被迫從關外遷入遊牧民族入內填補人口空缺
也沒完善的建立胡漢融合制度
這是後來晉朝五胡亂華的遠因之一

曹操早年的確比較善待人才
但是隨著勢力發展就採用高壓手段震攝其他人
用人方面也傾向於重用夏侯與曹氏的親族
後來關羽能水淹七軍除了關羽本身的作戰能力外
另一方面是曹操內部陷入魏諷案的政治風暴中
曹操對大量官員進行清洗產生的政治紊亂造成的

至於善待退位後的獻帝
這是當時的風氣所致所以不算啥特殊的
看看後來司馬炎手上的降君湊在一起都能打麻將了(曹芳、曹奐、劉禪、孫皓)
甚至孫皓可以當著他的面諷刺他、曹奐手下依然有人以魏臣自居通通都沒事
就算晉朝面臨五胡亂華南遷後曹家依然佔據著異姓王陳留王的爵位
中原歷史上擅殺降君的風氣起始於南朝劉宋
所以漢末三國時代的獻帝能善終並不稀奇...<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5 02:12 AM

tangoxtc 發表於 2022-3-5 12:28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曹操對百姓的態度是三國中最差的
因此曹魏境內百姓起義的次數是最多的
原因是強制遷徙與強迫屯田等政策


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不認為漢獻帝當初落到其他軍閥手上還能善終,當然這沒有對錯因為歷史沒發生
但袁術拿到玉璽都敢直接稱帝了,如果當時各地諸侯都認為可以代漢
每個都稱帝,漢獻帝的存在就會特別的礙眼
正因為大部分都還是食一天漢祿就當一天漢臣

劉備更不用說,血統上中山靖王有記載的兒孫就一百多個
加上東漢以是劉秀這一支血脈建立的,漢景帝到劉協已經過了200多年
所以劉備若以皇親血脈反而還沒其他東漢劉氏來的近

劉協並不蠢,他也知道曹操迎天子就是要他漢朝正統的大旗
自己已無力回天,當個魁儡皇帝過好日子也不錯
不然他為什麼一開始在曹操還沒站穩之前
不拚死投奔劉表還是劉璋這些漢氏宗親呢?
這些皇親貴族打著漢獻帝名號招兵買馬哪天累積一定實力
難道就不會心想我也姓劉,怎不想自己當皇帝還要幫劉協打天下?
劉協自己下場會如何很難說,被貶為平民還是流放,哪天"被"自殺都有可能
曹丕為什麼不殺了漢獻帝直接取而代之
為的就是一個正統性,曹操大概也是這個想法
當初如果赤壁之戰打贏沒有三分天下
我猜逼禪讓的可能就是曹操來做而已

不得民心這點確實比起所謂仁民愛物的君主還有落差
如果曹操的民心靠著是長期鎮壓、才能平定
那曹魏領土內部應該是內耗很嚴重,又或者人口會大量外移
不論是後來淮南叛變還是遼東之亂,都沒有造成曹魏實際的敗落
即使後面司馬家篡魏也是靠政治上操作也不是透過大規模戰爭取的勝利

不得民心我會傾向項羽這種雖然能力強用一統天下之勢
但他當初擁著楚王義帝的大旗抗秦,然而他在天下一統前
就不再挾楚國天子的大旗打天下還迫害楚王,此舉就已失民心
當初劉邦接受子嬰投降,再看看項羽入關之後把他直接砍了
今天你是漢獻帝,你怎知道接下來會不會跟子嬰或義帝一樣的下場?
假設劉備建立蜀漢時,劉協就算真的有辦法逃到四川
我也不認為劉備會留他,甚至可能還會大義凜然的說這傢伙是假冒的就把他砍了
畢竟你能當皇帝了,怎可能還把皇位交出來
不然獻帝下台生死不明時,劉備幹嘛即著發喪然後稱帝
而不是說要為了漢獻帝報仇或延續大漢皇室,聯絡魏國領地的反叛勢力一舉進攻?

如果曹操真的無法控制民心恐怕早就是落得跟項羽一樣的下場
曹操一樣屠城、殺名士、重要將領也都任用親族,初期重用士人不舉布衣
但最終未得天下或被篡魏的主因也非民心盡失所致
畢竟當時很曹家稱帝前的地方官也都還是漢臣
你敢造反就是公然反漢就有理由平定你
雖然當時的人可能會想我不喜歡曹操,但現在我們還是漢民漢臣這樣的想法
曹丕也是"接受"禪讓取得皇位,而且漢獻帝後面也活得好好的沒被迫害
所以才能取得一個平衡吧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angoxtc 發表於 2022-3-5 02:37 PM

本帖最後由 tangoxtc 於 2022-3-5 08:47 PM 編輯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5 02:12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不認為漢獻帝當初落到其他軍閥手上還能善終,當然這沒有對錯因為歷史沒發生
但 ...
首先要有認知
漢末三國是世家政治時代
世家看重的是家族利益
對於在位者的位置來的是否正不正確是次要的
只要能拉攏世家就算名不正言不順依然能成事
所以不要以君主集權的政治角度看當代的事物
看看後來有所謂的鐵打的世家流水的帝王就能看到世家對於皇帝的態度

曹操雖對很多官吏名士進行迫害但是他保障世家利益
另一方面是夏侯諸曹的親族本身也算是一大勢力
所以在九品中正制實施後就徹底鞏固世家的長久利益
造成世家中的刺頭被除後世家雖有損但根基仍在
因此世家的反抗有限甚至會幫忙踩一腳
在夏侯諸曹的勢力未損前各世家還會服從於曹家
後來的失衡也是因為曹爽的亂政削弱了夏侯諸曹並侵害到了其他世家的利益
此時凝聚世家力量的司馬氏才會成為後來的贏家

世家政治下造成當代對於降君並無迫害的風氣
所以劉協隱讓退位而曹丕沒有迫害他是正常的不需要擔心啥
至於子嬰的歷史借鑑
為啥不看劉氏在兩漢的態度
劉邦善待子嬰、劉盆子善待劉玄、劉秀善待劉盆子
兩漢建立之期面臨到的降君都有被善待
雖然子嬰跟劉玄隨後都因其他原因被軍閥給砍了
但不代表當時的風氣會對降君趕盡殺絕
還有不論皇帝級別的
當時軍閥勢力的領導投降後也多的是安然度過的
張繡、劉璋等人都活得好好的
子孫只要不牽扯到叛亂中都能安穩度日


而軍閥對於劉協的態度都是有前因的
劉協在投靠曹操前被掌握在涼州軍閥手中
其他有足夠穩定的勢力基本上只有曹操跟袁家
為何選擇投靠曹操也是有原因
因為劉協的繼位是有爭議的
袁家本來就是反對派所以兩袁的政治立場要接納劉協會有爭端
因此才讓曹操在第一時間就迎接
至於為何不投靠其他劉氏宗親
因為最具勢力的劉焉劉表早就已經僭越了
劉焉擅殺中央派遣官吏是造成漢末軍閥割據的源頭
劉表自行代天子行事也是反逆

曹魏民變頻繁卻未曾衰落也是因為當時長江一代的開發程度遠不如中原
全漢版圖中有超過6成的人口在曹魏手上
已開發地中更是超過7成在曹魏境內(孫劉版圖雖大但多數是未開發地)
所以光是論家底孫劉加起來都遠不如曹魏
就算曹魏有大量的內耗還是足以撐住孫劉的攻勢
所以在三國晚期國內局勢穩定後孫劉都難以抵擋
這才是為何三國早期諸葛亮與孫權要積極北閥的原因
因為拚休生養息孫劉是絕對拼不過曹魏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7768541 發表於 2022-3-5 06:08 PM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5 02:12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不認為漢獻帝當初落到其他軍閥手上還能善終,當然這沒有對錯因為歷史沒發生
但 ...

皇帝逃到其他軍閥勢力就會死這一點
沒發生過的事就直接說皇帝一定會死
就好像只有留在曹魏才能活
我覺得你的說法太過了
就劉備來說好了
他打下益州
但劉璋也沒死活得好好的
而他的兒子劉循還在蜀漢勢力當中郎將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6 12:07 PM

本帖最後由 temperchur 於 2022-3-6 12:09 PM 編輯

7768541 發表於 2022-3-5 06:08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皇帝逃到其他軍閥勢力就會死這一點
沒發生過的事就直接說皇帝一定會死
就好像只有留在曹魏才能活

當然是個人見解
劉璋沒死第一他不是皇帝
第二劉備才剛入主益州,仍需關係來維護益州派
即使劉璋在懦弱也還是有人支持隨便殺掉他有失民心
劉備也是野心家,他如果收留漢獻帝最好結果也是獻帝禪讓退位
真的前朝皇帝能善終的,中國秦代以來就沒幾個
第一個就是漢獻帝,曹丕當時以得半邊天下稱帝,殺掉漢獻帝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第二個就是劉禪跟孫皓、曹奐
第三個是趙匡胤奪兵權後並未直接殺害前朝帝王
最後一個是末代皇帝溥儀
大多數一個王朝建立都容不下異姓王了,又怎麼可能接受一個前朝皇帝在自己眼皮底下
所以劉備要稱帝一定是容不下獻帝
如果流放或留在自己旁邊,即使是獻帝"自願"讓位
劉備以復興漢室為旗號,結果最後自己代漢為漢帝,世人會怎麼想?
漢獻帝生死都還未確認就馬上發喪稱帝的劉備,我是不認為他容得下漢獻帝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tangoxtc 發表於 2022-3-6 01:56 PM

本帖最後由 tangoxtc 於 2022-3-6 01:57 PM 編輯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6 12:07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當然是個人見解
劉璋沒死第一他不是皇帝
第二劉備才剛入主益州,仍需關係來維護益州派

劉璋是二代
他老爸劉焉才是造成益州自成一局的軍閥
所以該安撫該掌握的在他老爸那一代就完成了
只是劉璋能力差才又造成一些益州勢力的離心

前朝皇帝善終在漢末三國以前就有
看看新莽亂政後赤眉綠林所立的皇帝
在退位後通通都被放過
只是劉玄後來馬上死在赤眉軍引發的亂戰中
但劉盆子在劉秀手下依然過得好好的

另外我要強調一點
漢末三國時代沒有擅殺降君的風氣
不要用後世的觀點跟習慣去看待當時的狀況
要判斷一件事情的可能性請要用當時的環境去推論
至於獻帝的生死消息在當時對於劉備來說就是撲朔迷離
(古代通信的速度與詳細程度本來就很差)
連歷朝歷代大多數的史書都不敢隨便推論劉備是有代漢的野心
你這麼信誓旦旦的推論是哪來的...<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djs85707 發表於 2022-10-30 11:00 AM

當世最有能的人,可惜無法進一步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2-10-31 10:56 AM

本帖最後由 一狐狸一 於 2022-10-31 04:39 PM 編輯

temperchur 發表於 2022-3-5 02:12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不認為漢獻帝當初落到其他軍閥手上還能善終,當然這沒有對錯因為歷史沒發生
但 ...
雖然已是舊文,tango大也已有回應,不過容在下稍微補述幾點。

劉協並不蠢,他也知道曹操迎天子就是要他漢朝正統的大旗
自己已無力回天,當個魁儡皇帝過好日子也不錯
不然他為什麼一開始在曹操還沒站穩之前
不拚死投奔劉表還是劉璋這些漢氏宗親呢?
這些皇親貴族打著漢獻帝名號招兵買馬哪天累積一定實力
難道就不會心想我也姓劉,怎不想自己當皇帝還要幫劉協打天下?
劉協自己下場會如何很難說,被貶為平民還是流放,哪天"被"自殺都有可能
曹丕為什麼不殺了漢獻帝直接取而代之
為的就是一個正統性,曹操大概也是這個想法
當初如果赤壁之戰打贏沒有三分天下
我猜逼禪讓的可能就是曹操來做而已如果確實觀察過漢朝廷與魏廷之間的角力,您應就不會認為劉協是自己甘願當魁儡皇帝。更何況,以《後漢書》立場(也就是偏漢朝官方立場)視之,劉協根本連自保都有問題:
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後被髮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
您認為劉協願意找曹操是因為曹操需要漢朝大旗,難道其他諸侯就不用嗎(更何況是以漢朝正統自居的劉備)?若您假設劉協也可能改禪讓給劉備,結果也不代表比曹操差不是嗎(更何況如果禪讓給予漢朝宗親,所造成的摩擦與政治動盪應會更小,因為漢家招牌不會倒)?如您後續提到若認為劉備不殺劉璋是作為穩住益州人的招牌,姑且不論在下並不算同意此說法,就算以此為真,劉備又何必要將這個招牌丟去荊州、又何必善待並拉拔劉璋之子?更何況若照您所言,漢獻帝對於以承漢自居的蜀漢來說,對其底下以及中原一代奉漢為尊的士族們來說,難道不是更好的招牌嗎(至於設祭一事竊以為無法證明什麼,一來以劉協在曹丕處對劉備方的認知已死確實是方便、但不代表在劉備處就必死;二來就連曹魏處都有人認為劉協已死私下設祭,遠在他國的劉備會搞錯並不是無法理解)?而如果當時這麼多未殺降君的例子、表明殺降君的風氣至少在魏晉之際並不盛行下(至少不是鐵則),同時劉備也未殺劉璋、甚至善待劉璋之子,我們又要從何認定幾乎沒行過屠戮之事的劉備必然會行此舉呢?
另外為什麼劉協沒找劉表或其他人?首先,196年淮南還有個袁術擋在中間;其次,劉協當時的判斷很大程度裹脅於身邊董承、楊奉等人的意向;最終,劉協最大目標是往洛陽、再招其他諸侯來勤王,而非反過來跑到遠處去投奔其他諸侯,因此周邊的諸侯如張楊、袁紹、曹操、袁術等人的態度更為重要,而曹操之所以可以前往洛陽奉營獻帝,除本身的積極外,也是因袁紹的支持(先前對漢使的允諾、還有徐勛與應邵的支持)以及董承的開放(董承原於萇奴抵擋曹洪入洛陽)。

不過在下以為最大的重點是,本篇主要在敘述曹操其人與其作為,竊認為沒有必要拿劉備等其他人相比,畢竟如您所說,沒發生的事情又要從何比較起呢?在沒有更好的對照例子下,又要從何認定您認為的事情必然發生?實際上亦無法拿根本無從援引或證明的事情來為曹操本人行為作解釋或開脫。
而事實上就是曹操確實是初期打著漢家招牌,而後又默默從中侵蝕其權力、亦確實是由曹操親自把漢朝架空,且把朝廷親漢士族屠殺殆盡。若漢獻帝沒被曹丕所殺而得能善終,僅是後人唯一能對曹魏政權開脫之處的話,老實說個人認為不如確實從曹魏霸權出發去討論更為實際。

============

不得民心這點確實比起所謂仁民愛物的君主還有落差
如果曹操的民心靠著是長期鎮壓、才能平定
那曹魏領土內部應該是內耗很嚴重,又或者人口會大量外移
不論是後來淮南叛變還是遼東之亂,都沒有造成曹魏實際的敗落
即使後面司馬家篡魏也是靠政治上操作也不是透過大規模戰爭取的勝利曹操對於整個東漢末年以降整個北方經濟與民生的穩定當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貢獻,竊以為這無法抹滅。但您所言長期鎮壓對曹魏所造成的內耗與人口外移,其實是一直在發生的。

[*]內耗部分,曹操因為與漢朝廷的角力,有過親漢勢力反抗曹操、也有曹操對親漢士族的打壓與屠殺(如耿紀在許都的叛亂,以及後續"于時衣冠盛門坐(耿)紀罹禍滅者眾矣"以及對不救火者皆殺之地大屠殺),以及因高壓統治所造成的多次民變與叛變(如隴右因遷徙人民造成叛變,進而擴大成外族響應、弘農因繇役過重造成民變,響應關羽北伐等等)。
[*]人口外移部份,在淮南、荊州、關中其實多次發生人口逃往他國的例子,就連曹操滅袁氏時都曾發生過"幽、冀吏人奔烏桓者十萬餘戶",這也是為何曹操需要以軍事管理強行將屯田民綁住(也因此造成屯田民多次叛變)、以及以軍隊多次強行遷徙人民入境,甚至為了增加勞動力大量內徙外族而被認為是五胡亂華的遠因。後期曹操的統治下堪稱穩定的,其實只有以鄴為中心的魏國領土而已(儘管如此,其實還是發生過魏諷謀反一事,多名荊州士族二代遭到波及)。

司馬家篡魏本來就是內部鬥爭下的結果,當然一開始不用靠大規模作戰(不過這也是因為曹爽不願意挾魏帝出奔的結果),後來司馬氏還是維持著曹操那一套:架空、高壓統治、大量屠殺清洗,才真正意義的把魏廷架空。儘管如此,還是有發生過毌丘儉之亂與堪稱漢末三國最大兵力動員的諸葛誕之亂,因此說沒有大規模作戰亦不算正確。

============

如果曹操真的無法控制民心恐怕早就是落得跟項羽一樣的下場
曹操一樣屠城、殺名士、重要將領也都任用親族,初期重用士人不舉布衣
但最終未得天下或被篡魏的主因也非民心盡失所致
畢竟當時很曹家稱帝前的地方官也都還是漢臣
你敢造反就是公然反漢就有理由平定你先對最後一句作補充,其實歷經曹操之世一連串的清洗與高壓統治,漢朝已是"政去公室,國統數絕,至於今者,唯有名號",到曹丕稱帝前已幾乎沒有所謂漢臣了。以甘懷真先生的敘述即是許都被完全架空、曹丕竄漢時漢廷甚至連九卿都無法備齊,就算幾個少數名義上的漢臣(或稱舊臣),實質上也是奉魏為尊而不再侍奉漢朝,從陳群與曹丕的問答即可知當時政治環境: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慼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而如前所述,曹操統治後期其實許多問題已逐漸浮現,憑藉關羽北伐的威勢能一下子讓許都以南動盪至此("自許以南,百姓擾擾")就能發現當時許多地方的領地掌控十分不穩。曹魏能夠重新控制民心,是在於後來的曹丕與曹叡一連串舉措收拾了攤子,司馬氏篡魏則是更之後一連串骨牌效應的結果,就這樣回推認為曹操的屠殺、高壓統治沒有負面效果,而無視了曹操底下多次叛變、民變以及政治動盪,竊以為反而是捨本逐末。
退一步說,就算真的曹操虐用其民而沒有實際造成動盪,其屠殺、高壓統治的行為本身依然沒有改變,今人對其人的評價似不應只用結果論而不去討論其實際作為的對錯或對曹操其人評價的影響(如"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等評價的來源)。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cheese0937 發表於 2022-11-1 09:56 PM

很優秀的領導者
在那個時代在開局沒有很強勢的情況下
可以把整個北方吃下來
歷史上算起來真的沒有幾個可以辦到

djs85707 發表於 2022-11-5 10:09 AM

個人覺得他不是權臣,至少他有能力將北方穩定<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